close

『一個人到了一個新環境,必須先喜歡這個環境,才能學習、貢獻。』
這是我妹跟我說一個曉明的校友回到母校時的演講『創意人生』,此位演講者是-葉素菲女士。這一個人目前有22億身價,是做半導體之研發。
姑且不說她的事業有多麼飛黃騰達,她的一切都是由自己打拼起來的,可以當作現代女性的典範。從一個小小公司的經理,變成跨國企業的老闆。為何她會如此成功,部份歸因於她的遠見、生意頭腦和膽識,以及互助、互愛、互信的精神。
大學時唸淡江法文系,大二時覺得自己的未來似乎不能在所學方面有所發展,便開始旁聽經濟學之課程。畢業後到法國唸有關經濟的課,中途遇到很多困難,從完全聽不懂講課內容到以第一名畢業,其中經過了五年,卻讓她培養了開創自己事業的能力。回國後,進入公司,不久變升為公司經理。當時她覺得現狀以她的年紀來說已經是很好了,不過後來發生一些事,讓她覺得自己的能力不夠,因此有想要再更上一層樓的野心。
之後,她知道自己應該要出來創業,有自己的經營想法才能使自己的理想實現。當公司即將起步的前夕,廠房、設備、人才都有了,唯獨缺乏資金。在台灣到處奔波,才好不容易找到有人要投資她的公司,因為那個人看好她的經營,態度及能力,他相信投資一定會有所收穫,所以才敢幫助當初是這樣小的公司。現在,她跟日本公司合作,也學到了日本令人稱羨的精神,除了她自己,她公司上上下下的員工也都因此受到這種影響,對她的公司很有幫助。她堅信著「互助、互愛、互信」就是希望,當面對到問題時,能夠冷靜思考,不要為了一點小爭執,就破壞兩公司的關係。

大多數的台灣人對於未來總是沒有很大的野心,容易安於現狀,因此有較少的進步空間。歐美地區的人民都很有創業的精神,也許這是民族與民族間的差異,不能強求改變。但是由於現在的趨勢是要擁有世界觀,看到別人的優點要學起來並記住。台灣若有多一點這種人,國家就會比較進步。
我覺得,她有令人佩服且值得學習的地方。例如她的毅力,堅持到底,以及有許多信念都是對於經營一個公司有莫大幫助。其實,不只對經營公司,對人生的態度也是該如此。
同樣是身為女性的我們,為什麼她會有這些想法及抱負呢?這其實值得我們好好思考及反省,我們所要追求的人生相信都希望會有所學習,有所成長。反觀自己,雖然希望自己的人生能掌握在自己手裡,卻沒有一個比較完整且有建設性的藍圖,真讓人捏了把冷汗。
年輕人應該不怕吃苦,要抱著學習的態度,不能只要求高薪、輕鬆、低時數的工作,但這是永遠不可能的。看她的例子,就可以印證孟子的話: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,行拂亂其所為,所以動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yrische 的頭像
    lyrische

    Sentiment

    lyrisc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